
讓自己成為全然的存在。
Credit:Celia Chen
文案Credit:《家庭如何塑造人》作者薩提爾
在這個世界上,你存在嗎?
薩提爾將人與人的應對溝通姿態分成三個層次-自己、他人、情境(全人圖),
並依此整理出五種姿態-《討好》、《指責》、《打岔》、《超理智》,《一致性》。
除了「高自我價值」的《一致性》溝通姿態,同時在「自己」、「他人」、「情境」三層面都顧及並存在著,
其他4種溝通姿態,都是「低自我價值」的壓力衝突下求生存的溝通應對姿態。
不同的應對姿態,「自己」、「他人」、「情境」分別有著不同的存在和不存在。
所以,
自己並不是,一直都存在著。
同時,當自己不存在時,無論他人或情境是否存在,都不是一個圓滿平衡的關係。
世界上所有的學習,都從認識自己開始。
不只是眼睛看到自己、不只是那個外在看起來好像一直存在著的自己,
而是用心看到的自己,那個內在隱藏的很深,常常消失不存在的自己,
透過薩提爾模式下的「自我罈子」發現自己的存在,
同時透過薩提爾模式下的「自我曼陀羅」拆解自己,
從身體、思想、情感、感官、關係、環境、營養、靈魂八個面向深刻探尋、覺察並且擴展自己,
然後,你會慢慢接納這在時而存在時而不存在的自己,慢慢愛上自己,
並且用同樣的溫暖和珍惜,接納他人的存在,接納各種不同情境的存在,
成為全然的存在,成為宇宙的一部份,完整的顯示自己,也謙虛的接受,自己之外所有生命力的存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