妳也跟我一樣,開始為自己的下半人生「存股」了嗎?妳怎麼存?妳心裡存股的定義是什麼?這一波大盤重挫,妳有受傷嗎?還可以堅定的繼續存下去嗎?

離開台灣股市將近15年,發現大環境起了很多變化,除了金融機制「定期定額」扣款轉帳更方便之外,利用定期定額長期投資股票這件事也變得垂手可得,想存股(存錢買股票),或是像存定存一樣,買了股票就放著不動的朋友,如果錢不夠,現在已經可以從「零股」慢慢存起,如果錢夠,就一張一張地買,很多所謂的存股達人,單一個股就這樣存了數百張年領股息超過百萬,輕鬆退休。

也有很多朋友或達人老師,在資產配置的風險考量和資金配置的實際操作下,專存0050或0056這兩檔ETF(指數型基金),不管是定期定額每個月從薪水扣款,或是不定期不定額有錢就買、見綠就投資⋯⋯把過去「長期投資複利增值」+「定期定額(或各式變型操作)」+「資產配置」+「價值投資(基本面選股、基本面或財務需求停損停利)」各種概念模糊包裏起來,再賦予明確的「存」的意象和定義–只進不出只買不賣,這就是我近兩年認知到的「存股」,媽媽,這也是妳心裡的存股,妳想要的存股方式嗎?(延伸閱讀:存股是什麼?)

存股到底是什麼意思?

存股到底是什麼意思?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存股這麼簡單,為什麼很多人很難成功?

感覺上存股實在太簡單、很容易入手、而且「好像可以保證獲利」,只要存得夠久時間夠長,但是⋯⋯真正成功的人有多少?平凡媽20歲出頭就理解上面這些存股包裹的道理,也確實用行動執行過定期定額扣款存基金(當時沒有那麼方便的零股機制也沒有ETF),累積了我個人27歲小小的100萬第一桶金的一部份,可是我還是失敗了,因為無法堅持20年甚至30年的持續定期定額傻傻扣慢慢存賺時間複利增值⋯⋯我身邊很多媽媽,有的人像我一樣,也是存一半甚至起個頭沒多久就中斷了,幸運的小賺,不幸運的大賠受重傷。有的人,則是不管有聽過沒聽過,知道或不知道存股,都很難起步或持續定期定額扣款存股,為什麼?

為什麼做不到長期存股?

為什麼做不到長期存股?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我自己的觀察和答案:因為「錢」。其實應該更精準的定義:因為「現金流」。

存股失敗的最大原因是「半途而廢」(「長期投資」或「定期定額」失敗),或許因為人性的恐懼和貪婪,或許因為懶惰無知選錯標的賠光光不得不中途離場,還是因為懶惰無法紀律和堅持,或是功課做不夠信心不足⋯⋯對平凡媽來說,這一切,都和「現金流」有關–其實就是殘酷的現實⋯⋯錢。不。夠。不只是單筆投進股市的錢不夠,更多的是穩定的現金流中斷,所以不能長期持續的定期定額投資,享受微笑曲線的複利增值效應。尤其是婆婆媽媽,通常不是家庭裡那個主要的或持續的收入來源者,伸手要錢的壓力下,對全職家庭主婦來說要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長期存股更困難。

沒有穩定的現金流,即使明白數學公式可計算和輕鬆複製的「複利增值」絕對真理,也無法輕鬆定期定額長期存股,就不要說已經存了一筆資金在相對低檔能厲害的分批佈局,然後不動如山的「存」個好幾年,到相對高檔再厲害的分批賣出,或者再也不賣持續提領股息支應生活。

可能有錢,也沒有穩定現金流。

可能有錢,也沒有穩定現金流。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準備存股前,先準備好你穩定的現金流

所以對我來說,展開一個長達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存股計劃前,我必須先準備好我的現金流要從哪裡來,而且它必須是「穩定且持續的」現金流,同時它還必須是「閒」錢。我可以邊準備這件事的同時,邊選擇我要存股的標的,邊決定我想存股的資產配置和資金部位,但是一但我的穩定現金流計畫沒有著落,我的存股計劃,嚴格應該說我存股計劃裡「定期定額」的那一部份,就沒有辦法啟動,勉強啟動,也會落入過去的失敗經驗,而且沒玩到底就離場的下場,就是你可能開始在最高點,但不得不結束在最低點。

所以我個人的《十年千萬》存股計劃,是用「現金流」來定義、分類和組合最適合我自己的,量身為我自己打造的存股計劃。因為量身打造,所以它的成功率是我有信心且相對有把握的。而這一次勢必要成功,如果期待下半人生可以完全自由的「擇其所愛愛其所擇」,豐盛圓滿的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的話⋯⋯

用「現金流來源」分類的存股型態

用「現金流來源」分類的存股型態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我用「現金流」,或說「穩定現金流」來源重新定義分類我自己《十年千萬》的存股方式。對我來說,各種大大小小簡單的複雜的工具多的工具少的標的多的標的少的⋯⋯各種存股的方法,我都可以把它分進以下四大類裡。

第一類:持續主被動收入定期定額扣款存股(也可以存ETF或基金),穩定現金流來源:各種持續的,非理財型的主、被動收入,如薪水、補助、獎金、業績收入、授權收入、廣告收入等,或生息資產固定的租金收入等。#現金再投入 #定期定額

第二類:持續生息收入不定期不定額扣款存股(也可以存ETF或基金),穩定但金額不定的現金流來源:已存股配息或各種用錢賺錢不穩定生息的被動收入。 #利息再投入

第三類:單筆資金低點分批加碼存股(也可以存ETF或基金),穩定現金流來源:已累積(停利)現金資產或借貸。 #單筆加碼

第四類:紀律10%停損停利股市價差賺短線被動收入,定期不定額將10%價差累積獲利轉進存股帳戶扣款存股(也可以存ETF或基金)。穩定現金流來源:短線回測勝率60%以上的價差收入。 #價差獲利再投入

基本上,上面四種分類的存股方法並不是擇一執行,我個人認為可以交錯並進,但是不同類別的重疊交錯或比例配置,和人生不同生命階段有很大的關係和連動,怎麼說呢?

不同生命階段,存股的方法會有不同變化

因應不同狀態且不同型式的現金流來源,存股就可能產生不同階段的變化。舉例來說,剛出社會的菜鳥或者身陷中年危機風暴圈的族群,基礎和方法就可能不太一樣,因為剛出社會的年輕人雖然跟中年危機的中年人一樣,會面臨現金流不穩定的狀態,但是中年族群可能相對有基礎(當然也可能負債滿身,得先解決債務問題),扣除緊急預備金後相對更容易拿出一筆資產變現,或者透過借貸(保單質借或理財型房貸,但除非很有把握否則長期存股建議最好用現金,而且是閒錢)利差取得存股資金來源。

不同生命階段不同的存股變化

不同生命階段不同的存股變化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此外對我來說,定期定額就像生養孩子,是有黃金保鮮期的限制的。

上述第一類定期定額扣款的存股方式最普遍也最多人成功,但是它有一個侷限,就是你必須保證主動收入的現金,也就是穩定的薪資或業績收入不中斷,你才能利用目前金融機構方便的轉帳機制,直接從薪水或任何收入帳戶定期定額扣款存股。可是大部份進入中年危機,或是剛出社會不穩定的職場菜鳥們,當基本生存支出都不穩定時,要怎麼運用這樣的「閒錢」長期定期定額存股?於是很多人不得不中途放棄半途而廢。

即使主動收入薪水穩定,就像我在職場持續不中斷的穩定薪資收入25年,我還是中斷了原本定期定額扣款存基金的退休理財計劃,尤其是上養父母下養子女還要購屋置產自住(當然房子可能增值)的三明治族群,這個階段很容易把錢挪用到更重要或更緊急的支出項目上,於是用閒錢長期投資存股這個目標,就成為看得到但吃不到的天方夜譚,這無關乎人性的貪婪恐懼,而是家庭財務的運作方式和投資理財的基本價值觀驅使主導。

至於像我現在一樣,準備跨入50歲下半人生起點,還有至少10-15年時間可以長期存股,再加上可以用相對多的資產投入,去補足過去「時間不夠長」的複利增值缺口,又相較於擁有穩定現金流收入但是責任滿身的三明治族群,更能擠出「閒錢」投資⋯⋯所以《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》總編輯謝富旭強調,45歲-50歲以後,反而是最適合存股準備退休,也是存股退休最容易成功的族群。

我的存股計劃

我的存股計劃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一個人一生三次財富重分配機會,你能抓到幾次?

還有一個原因是,一個人22歲出社會後,大概可以遇到5次翻身的機會,對照股市一個多空轉折10年-20年的大週期,我們大概能掌握到3次財富重分配機會。平凡媽是六年級世代,第一次遇到股市崩盤是2000年網路泡沫,中間2003年台海危機,台股和台灣房市都跌到了最低點,但是當時太年輕來不及累積足夠的資產和經驗,沒有受傷卻也沒能抓住機會;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,因為身處信息核心圈,還是幸運的逃掉了沒有受傷,但是因為創業選擇,再次和股市超過十多年的大多頭行情失之交臂。

這一次是第三次了,也幸運的因為先前的努力讓自己足以財務獨立,累積到臨近50歲足以成為啟動《十年千萬》財務自由退休的老本,於是如何運用「存股」好好把握這一次甜蜜點的進場機會,同時也可能是平凡媽生命中最後一次的財富重分配機會,就成為相對重要而且緊急的大事。(延伸閱讀:媽媽存股前一定要先有答案的5個提問)

只是我要準備的,不只是一路走來已累積可以相對低檔單筆分批進場的資金,還需要,未來10-15年,甚至20-30年,可以持續投入的「穩定現金流」。它可以是第二類存股方式,各種生息資產產生的利息收入再投入,我還希望能創造的是,站在過去數位行銷專業職能累積的基礎上,找到自己可以持續進行第一類存股,非理財型收入的穩定現金流來源。

我的十年千萬計劃

我的十年千萬計劃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我的覺悟是,在這樣的大結構下,要不就是努力再努力,學習FIRE族,在主動收入相對穩定期加速並且加倍存股累積資產(這真的要靠理財教育更普及,不過穩定收入這件事會愈來愈難),要不就是在隨時可能中斷的主動收入之外,「斜槓」再創造自我掌控度更高的被動收入來源,這包括轉進第二、三、四類存股方式,用錢賺錢累積持續定期定額或定期不定額、不定期定額、不定期也不定額扣款的現金流來源。(延伸閱讀:斜槓媽媽在家賺錢的3要3不要!)

這也包括建立各種「投資市場錢賺錢」以外的被動收入機制,過去《富爸爸窮爸爸》時代,那個被動收入不是理財收入就是創業收入,現在數位時代,多了很多被動收入機制的選擇,像是各種知識、人脈、數位資產等流量變現方式。所以對即將步入50+人生大關的我來說,啟動《十年千萬》完整的存股計劃前,必須先加倍努力打造好那個能持續創造存股現金流的主、被動收入來源的系統或機制。

如果你的存股計劃主要靠理財收入創造現金流,請把握這次機會

至於第二類存股我已經啟動,不論是存一檔金融股、電信股或ETF,或是資產配置分散存多檔長年穩健配息的高殖利率成長股、或是各種配息主、被動式基金,不提領配息,將配息再投入繼續定期不定額,或是不定期也不定額扣款存股,其實是已經開始存股的人相對容易累進報酬達標的做法,但只靠股息再投入,相對複利增值的速度和幅度都不夠,我無法在10年只靠穩定配息下4-8%的穩定年化報酬率,達成《十年千萬》的目標。所以必須搭配現金再投入(也就是股市以外的主、被動收入創造的現金流再投入),以及特定時點存股標的單筆分批投入的佈局,才有可能放大整體存股投資組合的報酬績效,加速和確保存股目標的達成。(延伸閱讀:存股新手,如何開始?5大選股策略+3種持股配置,不受漲跌操弄)

所以第二類存股佈局完畢後,我正在等待第三類存股方式的進場時機,持續保留一部份閒錢,或是部份已達目標價差投資標的先停利,等待股市重分配的甜蜜點接近,設定階段性的定額加碼額度,開始分批往下買進,買滿後按兵不動,直到下一個大多頭行情到來,再依個人財務目標和投資標的基本面轉折,進行階段性停利或持續再投入的存股計劃。(存股標的的停利是基本面存股條件改變或財務需求目標達成停利)

《十年千萬》一起圓夢

《十年千萬》一起圓夢!!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而我還在努力還沒有完全展開的,反而是最簡單的,第一類持續定期定額的資金投入存股,因為我還在打造自己穩定的主、被動現金流收入機制。這包括最後第四類存股方法的實驗,這是我目前最不確定,同時也比較少看到執行成功的典範,因為短線價差投資和長線價值投資,左右腦會打架⋯⋯但是,隨著科技進步以及資訊的公開透明,台灣更是全球股市少數要求券商買賣資訊全揭露且全公開(也就是籌碼分析)的國家,於是透過「客觀」的數據分析加上有效的選股策略轉化成為「機器人選股」的方式和操作流程,就有可能可以利用同一顆大腦,只要能「紀律」的照表操課,同時賺10%價差獲利轉進存股池,成為存股穩定的現金流來源,繼續賺長期投資的翻倍獲利。

如果第四類存股方式可以被證明,是可以被大量複製的成功存股方式,就解決了很多無法生出穩定現金流存股的散戶們的問題,尤其是媽媽,除了從每天的菜錢東扣一點西扣一點,幾股幾股的零股存股外(手續費成本相對高),也可以先把菜錢存進豬公裡,累積到一筆小錢後跟著機器人選股,在勝率超過6成下,將賺到的價差,轉進存股池定期定額存股。這讓沒有收入的媽媽,也沒有房子可以貸款,或者保單可以質借貸款的媽媽(無論什麼方式借錢投資,都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),人生多了一種可能的選擇和機會,且只要紀律照表操課,結果相對安全。

我來找好老師,歡迎妳來和我一起共學

想和平凡媽一起存股《十年千萬》的你,對「存股」的定義是什麼呢?你是用投資方式定義:長期投資、定期定額、價值投資、資產配置⋯⋯。還是用投資標的定義,選擇基本面連續多年(有人3年有人10年以上)穩定配息,同時長期仍處在成長上升趨勢下的好公司,或者不敢選個股,但看好人類或台灣長期經濟趨勢仍然會成長,不存個股但是存連動指數的被動式基金ETF,或者專業基金經理人代操的主動式基金。或者用投資行為定義,買了就不要賣,而且集中一檔或幾檔好股票(通常是金融股或電信股或ETF)一直買一直存(這種方式一定要存對股票啊)⋯⋯你心裡的存股是哪一種?你正在執行的存股計劃又是哪一種?還是你也像我一樣,根據自身家庭的狀況,組合不同的方式、標的,量身打造自己的存股計劃?

2022 EBM的存股共學計劃

2022 EBM的存股共學計劃
Created by : Celia Chen @Canva

不論你的存股計劃是哪一種,都歡迎你和我一起來共學,我身邊有很多很厲害的朋友,他們不只有專業也有成功的實戰經驗,你可以藉由聆聽他們的生命經驗和方法,來研究哪一類的存股方式最適合你,或者,那幾種存股方式相對適合你,你可以像平凡媽一樣,自己組合出最容易被你持續執行的存股計劃。下半年,我們會開始第一次共學,因為我用現金流分類存股方式,所以你可以依你自己存股的現金流來源,決定你要聽哪一場單場講座,直接跟單一講師學習,你也可以在還不夠了解你自己需求的狀態下,全部都聽,根據講師的專業和經驗,回頭檢視自己最適合哪一種方式,以及要如何組合出自己最適合的方式⋯⋯讓我們一起來,抓住2022~2023年這一次財富重分配的可能機會,許自己一個財務自由、圓滿豐盛的下半人生!

(EBM-Enjoy Being Mother 享受成為媽媽 🥰)

5 1 投票
文章評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