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待《愛。欺》(The wife)這部電影很久了,所有的影評都放在女主角精綻的演技,以及故事中女主角身處婚姻和兩性不平等大環境裡的委屈、犧牲和外遇上,然而讓我熱淚盈眶進而深深思考的,是「Team Work」-夫妻之間的Team Work、親子之間的Team Work,甚至工作中、生活裡,無所不在的Team Work。無巧不巧,這幾天再看口碑爆棚的《婚姻故事》(Marriage story),更加驗證內心反覆思量的結論:幸福人生生命的意義,來自於價值的自我創造和自我肯定,而非外在的眼光和獎項的投射與確認。

然而這結論,想清楚容易,實踐於日常生活365天中,非常非常非常難。

the wife

《愛。欺》電影海報

想清楚,妳的人生在意的到底是什麼?

兩部電影,兩個女主角,各自做了不同的選擇,沒有對錯,卻有不同的意義。《愛。欺》的女主角原本也想要逃離,選擇「攤牌離婚」,在隱忍可能超過40年後,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對先生極端名實不符的肯定而「醒悟」,只是劇情突然轉折,先生就此告別人世,提醒她也刺激她想清楚後做出決定:因為愛,讓過去的成就陪著先生離世一 起入土吧!也因為愛,唯獨對自己的兒女她似乎準備誠實以告。

相反的,《婚姻故事》的女主角選擇帶著孩子離婚,而且是在先生措手不及完全狀況外的前提下,突然強勢的透過律師「逼迫」先生配合離婚,推翻了原本和先生之間的默契:兩人自行協商,最後走上雙方都不願意的,「花錢」請律師居間協商。我猜想,當女主角掙扎地做出這個決定時,心裡那個小小的聲音肯定不斷地在告訴她:兩人一定協商不出結果,因為她在先生面前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,也失去了順利表達自己的能力,最後一定不可能出現她期待的「有她同時存在」的好聚好散。

但是透過第三者,尤其是一再打到先生痛處的律師介入,兩個人就能「好聚好散」嗎?可能更糟,女主角卻「不得不」選擇採用極端的手法,賭一個可能的未來和機會,進而雙方就會在受傷的過程中不得不學會更多的付出和承擔,看到更多的對方,也看到可能更多的、更完整的自己。

劇情的推演一再的表現出,兩劇的女主角都還有愛,只是需要「一個」(只需要一個不是需要更多)對她能力和才華的肯定和支持,甚至是先生對太太存在價值更多的關懷和認同:「所有的成就是我們共同創造的」,她們並不是真的希望離婚,也不是完全不愛了,只是發現自己快要完全消失了。

只是,先生給了一個肯定和支持,付出更多關懷和認同,女主角的情緒可以就此打住,兩個人就能夠持續相愛相守於婚姻中嗎?不盡然⋯⋯這回到《愛。欺》的劇情,當先生的成就只是暢銷作家,所有的收入回到兩人共同的家,滋養兩人的共同的愛情和孩子,她可以一直忍耐著⋯⋯直到名留青史的諾貝爾獎肯定到了先生手上,卻完全看不到過程中世人及先生對自己的肯定,女主角才終於崩潰。

同樣《婚姻故事》裡的先生如果在劇團多聽太太的聲音,甚至讓太太不只做第一女主角,還能夠取代先生成為劇團裡的導演,一圓太太的導演夢,太太就不會做出離婚的決定了嗎?不,如果至高無上的麥克阿瑟獎項仍然只頒給先生,外人看待這對夫妻的成就仍然以先生優先,最終太太還是可能選擇離婚,因為和先生分開,才能讓自己被看見,讓自己變得完整。

家庭是世間最難也最容易的修行道場

愛和自我實現,一定衝突嗎?或者說,女性的愛和自我實現,一定不能兩全嗎?這個提問,我問了自己20年,而且,切身實驗也實證了20年,我得到的答案是:這真的非常非常難,即使遇到一位尊重且支持自己的先生,卻仍然非常難,因為女性會自我妥協,而且容易自我犧牲和放棄。我找到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是,想清楚自己的優先順位,想清楚自己最在意的到底是什麼?在每一個階段認真思考「放棄」和「放下」的轉折間,愛和自我實現,還是有機會兩全的,而且,優雅的智慧和生命的洞察將由此而生。

兩部片子巧妙安排了一個共同的過場:先生外遇。當太太極度犧牲、委屈、壓抑自己的天賦才能隱藏在先生才能的羽翼下,這隱忍,卻成為先生外遇的壓力和藉口⋯⋯這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成為這段婚姻關係中再也無法承受的重。

然而,外遇的發生,問題從來不是出在外面,而是出在婚姻本身,以及曾經相愛容易現在相處難未來相守更難的兩人之間。

看這兩部影片的同時,我正陪伴著外婆度過失去外公的艱難時期。外婆是童養媳,10幾歲就被送進外公家,從此兩人相伴到93歲,在一起80多年,只有外公大陸從軍時曾經短暫分離不到3年。

在外婆的世界裡,一切以外公為天。

但是當她70幾歲還去社大學注音符號而且學得非常好時,我們家人一致認為,如果外婆那個年代女性可以受教育,她的才能和成就一定會在外公之上。

回頭想,如果外婆的才能被這個世界激發了,她會比較幸福嗎?能力沒有被激發,一輩子都認命的躲在外公羽翼下的,她會比較不幸福嗎?

這一切,沒有絕對的客觀答案,只有在外婆心中自我感覺的主觀感受。(延伸閱讀:這樣我都能活下去,還有什麼好怕的?)

於是乎我明白⋯⋯不同時代,有不同時代的造化。外婆的年代,真正的幸福與否,無關乎外在給她的肯定,在我們這個女性看起來抬了頭,並且普遍受教育的年代,真正的幸福,何嚐不是如此?不是來自外在的期待和肯定,而是來自於自我價值的創造和自我肯定。

TEAM WORK,目的在得到獎盃,還是學到本事,享受創造的過程?

過去的我,尤其身為文字創作者的我,面對這個問題誠實回答,一定是選擇獎盃。當自己千辛萬苦完成一個作品,上面卻掛著別人的名字但看不到自己,這是一個多麼深沈的挫敗和侮辱?!然而年事漸長,帶團隊帶了近20年,我卻愈來愈明白,沒有一個完美的作品,可以由一個人獨力完成。現在這個高科技的複雜分工年代,更是如此,即使那個人是天才賈伯斯,iPhone仍然出自於許多無名英雄組成的團隊手中。

如此回頭看這兩部影片,我突然明白了《愛。欺》最後女主角那深深的微笑⋯⋯我想她想通了,如果不是因為這個男人,她這輩子,可能無法寫出這麼多本,甚至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肯定的著作流芳百世。同樣的,《婚姻故事》的片尾,男主角終於從紐約搬進了洛山磯,圓了過去女主角的夢,同時,女主角也圓夢成了導演,明白她的導演成就和才能,同樣來自男主角的滋養和磨練。

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,不是你的再強求也不會是你的⋯⋯

這是我在成為人妻,甚至成為媽媽後,最深也收獲最大的體悟。它幫助我在每一個愛與自我實現衝突的掙扎和抉擇階段,能夠清楚的判斷生命此刻當下最在意的是什麼?哪些事情其實對我並不那麼重要,即使就此放棄也不會遺憾?哪些事情卻非常非常重要,即使不能兩全必須暫時放下,但我深切知道自己不能放棄,也永遠不會放棄。

當這些取捨的選項清楚透澈後,TEAM WORK中要扮演什麼角色,在共同創造的過程中自己想要什麼?在意什麼?不在意什麼?哪些事情可以自在放下,哪些事情其實自己永遠也放不下,必須持續爭取?!哪些事情可以和另一半商量妥協,哪些事情是必須堅持到底的底限?

當TEAM WORK裡的角色邊界界定清楚,自己對成品和創造過程中的期待也思考透澈後,不論是你進我退我進你退的雙人圓舞曲,或者是多人共舞的團體踢踏舞,自己的角色都可以隨時安在,自己的心也可以持續安定。

隨著這份安在和安定的慢慢沈澱,我執也會跟著慢慢放下,優雅的智慧、人生的洞察和謙虛於此慢慢成型。

「虛懷若谷,彼此成就」~這是TEAM WORK學習最終的聖盃,也是婚姻經營最難的修行,我身在其中,曾經掙扎其中,如今享受其中,也期待每一個走進婚姻的女性,都能身在其中,最後享受其中,不論我們的另一半成就傲人,或是他願意藏在我們身後,成為支持陪伴我們最穩定扎實的成長能量。(EBM-Enjoy Being Mother 享受成為媽媽 🥰)

延伸分享:婚姻故事:每個想談感情的人都要看

0 0 票數
文章評分